經營:沼氣檢測儀,臭氧檢測儀,氫氣檢測儀,氧氣檢測儀
分析儀器是對物資世界的信息進行測量與控制的基礎手段和設備。分析儀器屬于技術產業,是一種綜合技術,涉及到光學、機械學、電子學、化學、生物學、計算機軟、硬件等多種學科。在科研、教學尤其是產業領域得到廣泛應用,支持著諸多技術和產業領域的發展,對國民經濟起著“四兩撥千斤”的作用,因此分析儀器的水平是衡量一個國家科技水平的重要標志之一,代表著高科技領域先進性的一個側面,也是國家制造業水平的重要表現。但長期以來國產分析儀器落后于國外同類儀器10---20年以上,上個世紀80年代以來,還有拉大的趨勢。科技部為了整體提升國產科學儀器產業的競爭能力,由“九五”、 “十五”、 “十一五”逐年增加對科學儀器的支持力度。該項研究也是為了給今后制定政策和措施提供可用的依據。
分析儀器品種繁多,但總量不大,人們往往只看到它的“四兩”而看不到它“撥千斤”的重要作用,這是造成我國分析儀器產業“散、弱、小”的原因之一。這種現狀使企業在研發方面不可能有較大的投入,使得以企業為主體的產、學、研相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的形成困難重重。研究報告中提出政府應利用合理的資源配置和政策引導大企業做強做大,專業企業(或稱小企業)做精做專;促進有一定規模的企業將經營規模和盈利能力搞上去,使之成為真正意義上的骨干企業,推動那些來源于高校、研究所、海外學子的技術持有者所創辦的公司朝著專業化技術、專業化部件、專業化產品方向發展,逐步消除國產儀器空心化的現象,以此來推動分析儀器產業集群的形成。
目前國家各級政府對分析儀器的投入雖然逐年增加,但分析儀器產業普遍感到資金短缺,資金的短缺也就影響了人才的引進。研究報告呼吁政府、企業、金融界資本市場及私人企業家等各界同仁共同關注并能看好我國科學儀器的發展。按照市場化的運作規律創辦針對科學儀器產業投入的經營機構,支持分析儀器自主創新產品,加強由產品研發到產業化各個階段的可持續發展,加快振興我國分析儀器產業的速度。
研究報告的附件大都是課題組*手調研的資料,內容詳實、豐富。其中:科學儀器自主創新產品認定細則(試行);國內外差距報告(四類分析儀器);關鍵部件及關鍵技術清單;技術來源途徑及典型案例等四個附件都具有較高的實用價值。